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Falcon 9 成功降落

三天前 Space X 的一個火箭 Falcon 9 在完成運送人造衛星進入軌道的任務後, 成功安全地降落在預定的地點. 諾貝爾經濟奬得主 Paul Krugman 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裏特別談到這個事情.  當然這是太空工業科技的里程碑, 因為終於造出可一再使用的火箭, 使得進入太空的成本大大地降低.
Mr. Krugman 在這篇文章裏對科技的進步有些失望. 他舉出民航飛機和汽車的速度在這幾十年來都沒有長進為例. 對此老成有點不同的意見, 民航機的巡航速度一直維持每小時六百英里上下, 是因為這樣的速度最省油, 降低成本後才有利可圖. 大家可記得英法合造的音速客機協合號Concord, 飛了四十年後於幾年前全部退休, 原因就是飛行成本太高, 票價太貴, 無利可圖. 至於汽車速度則跟安全有關, 試問有幾位的駕駛技術夠高, 可用時速兩百英里來開車.
其實科技的發展在幾十年來是有飛快的進步. 只是可以市場化的科技我們才見得到. 如果用運算的效率(速度X成本)來看, 就知道科技發展的可觀了.  舉個例子來看, 目前數千美元一台的Mac-pro 電腦, 運算速度不比十五年前價格數億美元的超級電腦來的差.
目前高檔智慧手機是用4G的通訊技術, 再幾年就會有5G的技術, 差別何在? 在於其速度比4G還要快十倍. 將來出國走到天涯海角, 都不用在機場排隊換SIM 卡, 可謂是一機一門號走天涯. 更奇妙的是説不定手機都用不上了. 到處都是IOT(Internet of thing), 你全身上下都是smart thing, 上網也好, 打電話也好, 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行了. 何需多事再掏出手機來用.
Amazon 研發用Drone 來送貨. 為什麼郵局不研發用Drone 來送信 or everything, 這樣一來, 美國郵政局説不定就可以轉虧為盈了.  要不有人開一家用Drone 送貨公司, 可和UPS 打對台, 運費可大打折, 將來不會大漲價, 因為沒有工會. 還可以承包超級市場送雜貨. 替餐館送外賣. 唯一不方便是家家戶戶得換超大信箱好收貨.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大帥炒股

最近財經新聞熱鬧非凡. 希臘欠債還不出. 波多里各債務不知如何處理. 中國股市大跌, 政府強力出手干預. 加上想起多年前俄國股市, 債市和貨幣三跌. 所以編了一個笑話故事讓大夥兒笑笑.

話說張大帥家眷多, 親戚多, 加上副官、侍從、勤務兵等想沾着大帥的光撈些外快. 聽說股票市場低買高賣好賺又快賺. 所以大夥兒就高高興興地都去開戶. 沒想到股票市場等了許久都沒動靜. 這些人就向大帥出主意, 説股市上漲對太帥有好處, 可以多收稅. 大帥聽了大樂, 説" 俺就叫他漲". 丁副官説"光叫漲不行, 得讓錢莊銀行借錢給股民來買才行". 大帥聽了下令照辦. 於是股票就大漲, 漲得不像話的時候, 從來沒有買過股票的老百姓都來排隊開戶, 這夥大帥身邊的人們想獲利了結, 又想收的是銀元而非紙幣. 就慫恿大帥因為股市正熱下令買股票的人一律得繳銀元. 於是這批人賺到的是股價差及十足價的銀元.

沒想到孫大帥和吳大帥要來搶地盤. 一打起來, 就要籌餉籌糧籌軍費. 丁副官等又出主意說" 那簡單, 加稅如何?" 大帥聽了說" 好!給俺使勁加五成".  沒想到這一來百業蕭條, 股票市場大跌. 稅還是收不多. 大帥又下令"給俺借". 丁副官回報說您上回借的到期沒還, 這回沒人肯借了.  大帥火大了説" 你們不借, 俺就自己印, 丁副官, 順便多印㸃, 俺要把股市炒高".

沒想到股市還是沒有起色, 於是大帥又下令説"給俺用力的印使勁的買, 再傳令下去股票準買不準賣, 誰敢賣的統統給俺拉出去閉了!".

第二天大帥向丁副官打聽行情. 丁副官回說" 今日市場無法開市". 大帥問" 為啥?" 丁副官回說" 昨兒市場上只有您大帥一人買股, 別人都在賣, 得您的命令把他們都給閉了. 那批賣股的人也是當初買股的人, 今兒都閉光了, 沒了買賣, 市場只好關了.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美國的希臘問題 - 波多里各 續集

但是可耕地的使用率卻不高 .  在紐約的水果市場上看到許多來自加勒比海地區的熱帶水果, 卻少見來自波多里各, 是不是也是因為 Jones Act 使得運費太高而失去競爭力呢?
波多里各面積是三千五百平方英里, 人口為三百五十萬. 其實其真正的問題是政治地位不清, 以至於𣎴知道適用什麼樣的法律.  非州亦非地方, 有人嚷著要獨立, 也有人願意成為美國的一州, 有國會議員, 但是沒有投票權. 沒有投票權就沒有聲音. 在華盛頓, 波多里各的事沒有人在意. 在地方上, 當地政客卻用錯誤的政策誤導了方向, 以至今天的局面.
債務問題還比較容易解決, 可以賴賬, 可以重組. 政治問題比較麻煩. 要獨立嗎條件不怎麽夠, 容易成為落後國家, 成為州嗎, 將會成為財政包袱. 維持現狀嗎那要如何檢修, 如何監管?
也許這次債務危機會成為政治轉機, 逼使華盛頓及波多里各人民面對政治問題而能一次解決. 問題拖延不解決, 當地人民要受苦了.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美國的希臘問題—波多里各

波多里各的總督本週承認還不出該地區七百二十億美元的債務.還不出的原因其實和希臘類似. 過多的借貸, 反成長的政策, 人民和資本的外移, 地方政客的疏失, 加上來自華盛頓不正確政策的損害.波多里各的經濟衰退了十年, 從2005年他們的雇用少了14%, 失業率為12.4%, 要不是勞工參加率僅為40%, 失業率會更高. 相較之下, 美國本土的勞工參加率為63%, 失業率為5.3%.
 十年來島上的人口少了三十萬, 年輕人都爭先去美國本土找機會.留在島上的由於豐厚的社會福利, 使他們失去找工的動力. 一個無工的三口之家每個月可領到價值$1,743 的糧食卷, 醫療保險, 水電補貼及福利金. 而做領基本工資的工作, 每個月拿回家$1,159.   雇主被要求每年提供十五天渡假, 十二天病假及$600聖誕節奬金. 政府的雇員佔全地區勞動力的四分之一.
為了應付這些支出, 政客們用借貸和增稅來達到目的. 從2000年來, 公共債務增加為三倍. 總額已達全年生產毛額. 2006年銷售稅是7%, 今年為11.5%而明年為value-added tax. 從2013起石油稅從每桶3元漲至每桶$15.5. 開徴1%的保費稅及金融機構毛利稅. 下水道稅加60%.由於該地區的勞工生產力不高, 當最低工資由$5.15升至$7.25後. 該地區損失了許多低技能低工資的工作. 1996年後, 工業稅務優惠到期後, 使得新企業不來老企業漸去. 1920年的一個Jones Act 要求美國港口間的運輸要由美國船員操作的船支來服務. 此項法案使得石油進口成本大增. 而石油是該島最大的能源來源. 因而該地的電費是美國本土平均的兩倍.
該地區已經做了一些改進, 包括減少10%的公務員及重組退休金. 但是政府仍是在赤字連連中運作. 三個公共退休金基金共有$34billion的短缺. 並將在2020年用盡.  而波多里各的電力公司在尋找其九十億債務重組的途徑.
該地區財務己無法再支撐其支出及債務. 過高的稅率阻礙了成長的機會, 以至該地區選出的無投票權的國會議員Pedro Pierluisi 在尋求立法, 欲將 Puerto Rico's public corporations(所欠幾佔該地區公共債務的三分之一)申請Chapter 9 破產保護.美國各州是不得破產的, 但這並不適用於波多里各. Article 4 給予美國國會" Power to dispose of and make all needful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erritories. 因此有對沖基金冒險收購該地區債券.兩年前該地區債券利息為6%, 而今是12%.
有專家建議可循底特律模式來重組債務, 檢修各項政策法規, 來恢復經濟繁榮, 財務健全. 當然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 但是不能再拖了.
今年二月曾到波多里各一行, 見到的觀光地區景氣繁榮, 本地人民居住地區卻不興旺, 沒見到什麼工業, 農產品的品質非常好, 但是

希臘公投

自從希臘獨立於Turkish Empire 以來, 已經有五次賴賬的記錄, 1826,1843,1869,1894 和1932-不包括最近的債務重組.   他們將在七月五日公民投票, 決定是否接受歐盟繼續金援及條件.
不同的經濟學家有不同的看法及建議, 但是投票後, 一切結果還是要由希臘百姓自己承擔. 原因是從2002年到2007年希臘的財富和繁榮不是他們賺來的而是借來的. 不只是政府, 還有他們的銀行及人民都借. 現在到了㰙牌的時候.
 重要的是投票後要怎麼辦. 其實可以參考冰島和愛爾蘭的作法.
冰島不使用歐元, 所以賴掉所有外債, 讓不良銀行倒閉但是只保證國內人民的存款. 將自己的貨幣Krona 貶值一半, Krona 最多失去60%的價值.  為了防止資金外流, 實行資本管制, 不得自由滙出. 為了防止通貨膨脹, 將短期利率升至18%, 再逐漸降至正常的4.5%. 當然少不了積極削減開銷來平衡收支. 因為貨幣貶值後使得生產成本降低, 增加出口競爭力. 並向外共借46億美元.   因此六年半後, 他們的經濟已經恢復到不景氣前的水準.
愛爾蘭使用歐元, 不能全用冰島那些招術. 他們無法將貨幣貶值, 因此減薪. 沒有賴賬, 但是重組債務而獲得40%的減輕. 得到IMF, ECB 等的金援. 將銀行收為國有並保證存款. 自然也像冰島一樣積極削減開銷來平衡收支. 為了保持吸引外資, 沒有作資本進出管制. 也沒有提高公司稅率(12.5%). 由於減薪而增加出口能力, 六年半後雖然經濟沒有完全恢復, 但也相差不遠.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美元十元鈔票肖像

美國財政部計劃將十元鈔票上的肖像從原來的Alexander Hamilton 換為尚不知名的女性肖像. 後來又改為到2020年時, 他的肖像不會被全部取代. 這個舉動有㸃多此一舉.

Alexander Hamilton 是美國第一仼的財政部長. 在他任內最高的成就是將當時美國這個新國家所面臨的第一次債務危機中拯救出來, 並打下未來繁榮的基礎.
戰爭是極為耗錢的. 美國獨立戰爭是用發行紙幣和借貸來籌措費用. 當和平來臨時, 美國債券在歐洲市場上的市場價格僅為面值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道地的垃圾等級. 各州亦發行各自的債券, 其中有些州的等級更差.

他第一步是將各州連同聯邦的債務依據憲法與以批准承認, 並保證以同樣的比率償還. 之後建立了Bank of United States 當時的中央銀, 管理聯邦政府資產並且增加和管制通貨供應. 當他離開財政部時, 美國的債券在歐洲市場上交易其價格可達面額的110%. Hamilton 將美元變成像黃金一樣值錢.

回觀現在, 希臘政府即還不出欠債, 又不肯妥協開源節流. 眼看期限就要到了, 一心想的只是再拖再借. 天助自助者, 自己不長進是沒有前途的. 目前希臘銀行的提款已有加速的趨勢, 要是更接近六月底的期限, 難保不會有擠兌的現象, 接著到期後就成為賴賬, 信用破產, 再也借不到錢.
加上有可能被踢出歐元區, 勢必發生管制資金外流, 即使發行新幣, 也會因政府無法平衡預算而導致通貨膨脹, 雖說大破後才有大立, 但少不了賤賣國家資產, 百姓要受長久的苦難.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希臘經濟

希臘人口僅有一千一百多萬. GDP 僅有$265.6 billion. 幹嘛多事談他們的經濟. 是因為國家雖小但欠債很多, 六月底歐元區對其的救援金$275.6 billion 就要到期, 同時要面對十六億歐元的利息付款給國際貨幣基金. 目前左翼政府是因為答應人民不動退休金及其它福利而上台. 所以在和 IMF 會談時拿不出具體的策略來符合債主的要求以便延展期限. 以至昨天 IMF 的代表離開會議桌.

金融風暴後, 歐洲國家冰島, 愛爾蘭, 葡萄牙, 西班牙和義大利都逐步走出泥沼. 只有希臘卻越陷越深, 過去五年平均每年衰退5.2%. 失業率更達27.6%. 該國政府支出百分之八十都用在薪資和退休金, 單單退休金就佔了 GDO 的16%. 希臘男性退休年齡為61.9;女性為60.3, 比 OCED 的平均64.2和63.1低了不少.

希臘不是沒有辦法恢復經濟成長, 但是需要短期的忍痛犧牲, 例如讓勞工法有彈性, 降低工資及退休金的負擔, 提高退休年齡等, 這些是節流. 吸引外資投資, 鼓勵創新事業, 擴展觀光事業等是開源. 但是首先還是要把到期的債務延展. 要是到了賴債的地步, 債主固然損失大矣. 歐元區國家的經濟會受到衝擊. 但是希臘本身卻面臨極大的災難.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西班牙經濟

二O一O年曾到西班牙旅行, 當時歐洲景氣極差, 美國已用大幅度的量化寬鬆來刺激經濟, 而歐洲央行卻仍舉棋不定.

當時在西班牙的 San Sebastian 待了一星期, 看到有工會的工作人員多半是頭髮灰白的中年男士, 除了觀光客的消費外, 本地人的經濟活動卻是非常遲滯. 得知當時西班牙的經濟處於衰退, 失業率高過25%, 二十五歲以下的年青人失業率則高過50%.

後來歐洲央行終於下了決心, 跟隨美國和英國的腳步, 採用大幅度的量化寬鬆和拯救歐豬五國的政府債券, 才穩住陣腳, 停止衰退.
在西班牙檢修了勞工法規後, 使得企業能夠用較低的價格雇用員工而且比較容易開除不良員工.   所以去年增加了五十萬個工作機會.最近國際貨幣基金説:西班牙的經濟在今年會有3.1%的成長. 但是該國的失業人數仍達五百萬, 失業率仍高達24%, 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兩倍之多. 所以IMF 鼓勵西班牙政府實施有更多彈性的勞工法規, 以便更快地降低失業率.
另有報導, 由於薪資降低, 導致西班牙的出口轉旺, 也是其經濟成長的原因之一.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五十週年

今年有兩個五十週年值得一提.

一是Warrent Buffett 掌管 Berkshire Hathaway 五十年. 我們都知道華老將BRK 從一個衰退中的紡織事業轉換成當今市值前五名的綜合企業, 可謂成就非凡. 但是他在今年的年度報告中卻承認入主BRK 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因為他原本有機會在有高利潤的情況下賣還持股給BRK. 卻意氣用事地收購BRK. 不然的話, 他今日的成就會多出許多許多.
 我們學習華老的投資哲學和基本原則可有極大的收穫. 但他常説他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做一個投資決定, 這個嗎我覺得一般人不該跟隨. 為什麼呢?因為華老至今仍花非常多的時間閱讀思考, 他的學問淵博, 經驗豐富, 思考細密. 在平日就已經做了許多準備工夫, 所以當機會來臨時, 可以迅速正確地做決定. 他在投資IBM 之前, 曾經讀過IBM 過去五十年的年度報告. 要是我們也有像他那樣的準備工夫, 自然也有那樣的能力, 但是我們有嗎?
雖然華老年歲已長, 但是智慧學問卻更為博大精進. 只是BRK 的規模已經太大,  不容易像從前那樣每年超過20%的成長. 但是相信仍會見到他有驚人之作.

二是Moore's Law 五十週年. Intel 的共同創辦人Gordon Moore 觀察到從發明Integrated Circuit 以來在單位面積上的Transistor 數量, 每十八到二十四個月都會倍增. 自始而今都符合摩爾定律的趨向. 但是目前最先進量產的晶片已細到十四奈米. 往後朝十, 七, 五,----奈米的方向走, 很快的會達到物理極限. 所以有人說摩爾定律快到頭了.  但是若朝三度空間的方向走, 摩爾定律可再持續相當長久的年分. 目前Intel 己有初步的3D 晶片.  十多年前我在MIT 的Technology 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3D晶片的困難, 其中一項是有關層與層連通的問題, 若用金屬連通, 則散熱是極嚴厲的考驗, 當時已有試驗用雷射光連連通, 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很有興趣知道當他們六十週年和七十週年是個什麼情況.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房屋事知多少

五月下旬以來, 有關房屋交易的數據陸續出籠. 讓我們來檢視一番, 看看是否能有一些作為.

首先看的是房屋開工. 四月的房屋開工比三月的多出20.2%, 達到年率1.135百萬棟. 比去年同期多出9.2%. 有專家預測在三四年間, 房屋開工可達一年兩百萬棟.
建築許可則四月比三月增加10.1%, 比去年同期增加6.4%, 年率為1.143百萬棟.

四月成屋交易為年率5.04百萬棟, 比三月少3.3%, 但比去年同期增加6.1%. 房屋中間價格比去年同期增加8.9% 達到$219,400. 僅比2006年高峰時的$221.990 略少. 可供銷售成屋的庫存則增加10% 為2.21百萬棟.

至於新屋交易, 四月交易年率為517.000 棟. 比三月的484.000棟多出 6.8%. 四月新屋中間價格則為$297.300, 比去年同期增加8.3%, 比當前的成屋中間價格多出35.5%, 比2007年的高峰價還多了$40,000. 新家庭的成立在今年第一季為年率1.5百萬, 去年第四季為1.7百萬.
在1990年時, 人口比現在少兩成. 當年的新屋銷售為700,000棟.
又有專家推算, 目前需要一年蓋一百五十萬新屋才能緩和市場上庫存的短缺.

房價漲得太快並不好, 因為薪資漲幅跟不上, 百姓負擔不起, 市場反而會萎縮. 目前市場因地區不同使房價上漲的原因不同. 如三藩市, 他們的溺水房貸是0%, 工作機會比不景氣前增加13%, 雖然有更多的新屋建築, 但房價比谷底增加46%, 完全是需求增加.
另外如拉斯維加斯, 他們的溺水房貸是54%, 工作機會比不景氣前少6%, 新屋建築比從前少了許多, 雖然房價比谷底漲了52%, 但原因是供應不足(拉斯維加斯在不景氣時房價跌落的深度遠超過三藩市). 當房價上漲時, 溺水屋主當然願意留住不賣, 一直等到房價夠本時再賣.

建築商D.R.Horton原本蓋較為豪華的房屋為主. 後來發現基本房屋的需求很大, 於是擴充所謂的"Express" line, 那是造價低於$200,000 的房子.一年前 低價房屋原僅佔其全部的6%, 而最近一季已達到18%. 如果其它建商也發現低價位房屋需求大而又有利可圖, 願意增加此類房屋. 相信未來可見到供應量增加, 房價合理成長, 新屋和成屋銷量穩定成長. 更可以幫忙美國GDP 成長. 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復甦.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 The Winner, The Loser and The Surviver

今天的重點倒不是1968年的經典西部電影由Clint Eastwood 主演的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而是演用其名而想出今天的標題 The Winner, The Loser and The Surviver. 內容是有關金融風暴後這些年來各個金融機構的消長.首先談的是這次金融風暴的贏家們. 一是J.P.Mogan Chase,  大通銀行在傑米迪蒙的帶領下少惹次級貸款. 保持本身的元氣, 用極低的價格拿下Bear Stern 不說, 連購款都是財政部先墊, 而且不負該公司所留下爛攤子的責任. 另外低價收購到 Washionton Mutual, 居然條件好到連承受的債務都可以打折. 但是後來發生London Whale 的交易醜聞, 令人懷疑他們的管理是否夠嚴謹. 今年以來JMP 的股價最高為$67.19一股, 從2009年的$15.00低價漲了很多, 但是尚未超過2000年的$67.20的紀錄.二是Wells Fargo, 在John Stump 的領導下用一百九十億美元的價格搶下Wachovia. Wachovia 原本是Citibank 口中的肥肉, 但在金融風暴的時候, Citibank 本身財務困難, 僅出價十億收購Wachovia, 當然敵不過Wells Fargo. Wells Fargo 財務保守, 管理嚴謹, 步步為營, 但作風大膽進取. 難怪Warren Buffet 非常欣賞. 雖然己是歷史新高價, 卻仍持續增購. WFC 今年以來的最高價為$56.70, 早已超過2008年當時的歴史新高價$44.70. WFC 在2009年的最低價為$7.80.三是Black Rock, 在2009年Lary Fink 領導BLK 聰明地收購了Barclay Bank 的 i-share 生意, 立刻將其資產管理的金額加倍. 這幾年來, 股價從2009年的低價$88.90 至今天的$369.10. i-share的生意是以全球各市場指數的ETF為主.
四是最大的贏家, 非Bershire Hathaway 莫屬. Warren Buffett 帶領BRK 從金融危機以來, 放高利貸給質優但缺錢的金融及工業公司. 聰明地收購許多積優企業. 幾年前BRK 其市場價值尚排不上前十名. 但去年已經進入前五名. 說不定Warrent Buffett 在退休前, BRK 會升至第一.

輸家們倒簡單, 像是倒店的Lehman Brothers, IndyMac, CIT 等等. 加上被收購的Bear Stern,Washington Mutual,Wachovia& Merrill Lynch. 都算是大輸家.

至於存活者則有Citibank, AIG, Bank of America, Fannie Mae & Freddie Mac. 這些金融機構要不是聯邦政府大力融資相救, 否則也早就掛了.
Citibank在2000年時股價最高為$591.3一股. 而今僅為$54.55一股. 2009年時最低為$9.7. 在當時為了求生存Citibank 忍痛用低價賣了些很有價值的資產.更別提有能力收購別人. 如今獲利能力大不如前, 2006年一股賺$41.90, 而去年僅有$2.48. 要想恢復從前的榮景, 不但要非常努力, 而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AIG 的情況和Citibank 類似, 可以從新起步成長, 但想回到從前的風光, 卻是遙遙無期.
Bank  of America 原本沒有涉及太多的次貸業務. 但笨笨地收購了Country Wide, 結果掉入泥沼, 損失慘重. 所幸的是收購了Merril Lynch, 是今天最多收益最多的部門. 如今次貸所留下的法律及罰款問題也解決了差不多. 要是本份認真經營, 倒是很有機會恢復昔日榮景. 
Fannie& Freddie 目前位於聯邦掌控之下, 既非公營, 亦非私營. 雖有盈餘但全數充公. 他們的前途可是未明. 當今政府的策略僅有"拖"一字.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房價加溫

美國今年第一季一家庭成屋中間價格增至$205,200. 比去年同期成長了7.4%. 在第一季市場上的待售庫存量為4.6個月的銷量. 低於去年的4.9個月. 一般經濟學家認為待售庫存量為6到7個月的銷量是為健康的買賣平衡.

一家庭新屋的建築, 從2011年的 431,000棟增為去年2014的648,000棟, 但仍僅有正常的一百二十多萬棟一年的一半. 在高峯的2015年是一百七十萬樓.

房價增加主要的是因為需求略增而供應未增. 需求增加約原因是經濟穩定成長, 就業情況改善, 儲蓄率正常, 家庭數量成長. 供應未增的原因是有些地區房價尚未高到使溺水屋消失, 屋主耐心等待更好的時機. 另外, 建築商原先多蓋高價新屋, 現在要是中低價位需求大, 價格好, 應該會看到中低價位的新屋建築量增加.

房屋泡沫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政府的房屋策略的失敗. 目前經過各項檢修, 應是正常健康多多. 但願房價及銷量合理成長. 讓大眾百姓可以買得起自己的住房, 安居樂業.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超級電腦

四月份開始, Intel 和 Cray 合作開發最新最快的超級電腦 Aurora. 這個超級電腦將座落在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in Illinois, 預算是兩億美金, 預定在2018年上線操作.

超級電腦的商業市場原本不大, 從多年前的幾台一年, 到前一陣子的幾百台一年, 而現今是幾千台一年. 市場規模可達一百五十億到兩百億一年. 早先超級電腦一台要賣一千萬美金以上一台. 而現在訂價是五十萬起. 當然, 超超級的仍是數以億計.

許多公司行號並不公開他們有什麼超級電腦, 為的是用作競爭的秘密武器. 有趣的是十五年前位於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tary 的超級電腦 ASCI White,  在當時價值數以百萬計, 其運算速度為4,900Gigaflops. 還不如目前最好的個人電腦 Apple MacPro( 內有Intel 十二核心Xeon E5 晶片), 其速度為7,000Gigaflops(1 gigaflops= 1 billion caculations per second), 其市場價格僅不到美金一萬.

目前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是中國的天河二號, 其速度為33,860,000 Gigaflops. 當Aurora 完成時, 其速度將為180,000,000 Gigaflops.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NASDAQ 創新高

上星期四, 四月二十三日, 2015. NASDAQ 指數創下一個新記錄 5056.06. 那是經過漫長的十五年達成的. 上一回的記錄 5048.62 是在三月十日, 2000. 創下的. 在當時可正是高科技發燒的時候. 在那之候兩年半, 該指數在十月九日2002, 落到1114.11. 另外2008年時發生的房市泡沫化和財經危機, 該指數又落回到另一個低點,12268.64.

今天, 仍然有些概念股, 有過份的市場價格. 但整體來說, 目前不像2000年時那樣危險. 當時NASDAQ 的P/E為175, 而現在為30.

有幾個例子可以看到當時市場的瘋狂. 其時的P/E比, Intel為50, Cisco為 187, Yahoo為1781, Ciena為4072, Verisign為7998. 加上有些公司別說還沒賺錢, 連生意都還沒有開始做. 股價照樣大漲. 而目前的P/E比, Intel為13.5, Microsoft為17, Apple為17, Google為27, Facebook為74.

世界的進步都是因為科技的進步. 今年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五十年紀念,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 科技仍會以飛快的速度進步. 會有更多創新的企業出現. 説不定幾年以後, NASDAQ指數到達一萬㸃時, P/E比仍可維持在合理的範圍.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柏南基教授 開課

前任聯準會主席柏南基在Brookings institute 開了一個Blog. 對財經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參考. 前面幾篇談到目前長期利息為什麼這麼低.禪述非常清楚. 另一篇在四月三日發佈的文章談到德國大 量貿易盈餘是一 個問題. 他建議三個皆大歡喜的途徑來達到目的. 一是投資公眾系統. 二是提高德國工資. 三是提高國內支出(包括刺激私有資金國內投資, 取消建屋管制, 检視財政規範等).     德國作事效率高. 十天之後就宣佈工資上漲. 難怪在歐洲德國最強.